综合文科包括:《政治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语文》。其中《政治理论》 约占 30%,《大学语文》约占 70%。 [size=12.0000pt]A.政治理论部分 [size=12.0000pt](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size=12.0000pt]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2.物质和意识; 3.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4.认识和实践; 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7.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5.全面深化改革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size=12.0000pt]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和运行;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7.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8.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9.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和犯罪; 10.诉讼法的概念、种类和原则。 B.大学语文部分 [size=12.0000pt](一)文化、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代表性流派的主要思想特征及其经典著作基本内 容;《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的基本了解及其中名言警句的掌握。 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时代、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及 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中外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 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代表性流 派( 21 世纪前)的基本内容。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 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如搭配不当、语句杂糅、成分残缺或多余等),识别并正确 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通感等),根据语意逻辑关系组织语句段落。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文 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 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 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 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庄子《逍遥游》、《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战国策·唐且不辱使命》、屈原《离骚》、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司马迁《李广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庾 信《 <哀江南赋 >序》江淹《别赋》、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韩愈《答李翊书》、韩 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朋党 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 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 《红楼梦·宝玉挨打》、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蒹葭》、《诗经·硕人》《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阮籍 《咏怀诗》、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 韵”)、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梁甫吟》、 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 相》、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锦瑟》、孟郊《游 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 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 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睢景臣《高祖还乡》。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 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 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郭沫若《天狗》、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张爱玲《天才梦》、三毛 《拾荒梦》、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鲁迅《伤逝》、朱光潜《选择与安排》、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都江堰》、周国平《苦难的价值》、余华《十八岁 出门远行》、莫言《红高粱》、雅斯贝尔斯《大学生的精神升华》、培根《论学 问》、罗素《中国人的性格》、爱因斯坦《我的信仰》、海明威《老人与海》(与鲨 鱼搏斗)、东山魁夷《听泉》、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五)作文 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写作论述类、应用类、文学类文章。要求符合题意 和规定的文体要求(应用类文体写作要求符合常用应用文写作规范);思想健康,情 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