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对我来说,是一段心理上的较量,我一直将其比喻为长跑。长跑比赛表面上有很多选手,但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所以即使你水平不够,但坚持跑完全程,也获得名次了,也就成功了,我身边很多人基础也不好,复习得也不是很努力,但他们坚持完了就成功了。 对那些基础好的人来说,他们不过是在比赛的起跑线上领先了100或200米,对一段10000米的长跑比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反而成了他们骄傲的资本,被后面基础不好,而努力的同学赶上。据我观察,平时学习好的很多没考上,反而是那些成绩很烂的人考上了不少。 即使考上也不一定有用,能力比文凭重要。这句话从表面上分析完全正确,文凭不代表能力。但可惜这只是那些毅力不够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可能是酸的,他就安心自己没吃到了。同样,认为即使考上也不一定有用,能力比文凭重要的人也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他们根本没毅力坚持,有了借口失败当然也不远了。 的确,有些人有学历,没能力,这只是例外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力和学历是成正比的,看看社会,是哪一部分人拿高薪水,调查也证明了,学历不同工资待遇的差别。反过来想,那些文凭低有能力的人,如果他们有文凭,那工资不是要更要高很多了。 对自己说,看看很多部门,学历高的明显升得快,而且学历高机会都大些。 自己不是升本的料。多数这种人在高考中经受了打击,而且大学学业一直也不好。这里要说说高考和升本的不同,高中是老师强迫学,所以再不努力的学生也保证了一定的学习时间,所以那些苯的就落后了。 但升本不一样,其实如果大家按高考那样学习,过400的就很多了,在高考复习中,其实很多人的潜力都已经用尽了,但升本中,提高的程度主要是跟花的时间相关的,潜力远远没有用尽。所以即使你不聪明也可以考得很好。 告诉自己,除了数学外,其他科都是考背功的,跟聪明程度无关。 厌烦中国的考试。很多人认为,本科考试应该是考专业能力,为什么又考英语,数学?而且,我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完全合乎国情,这点我完全赞成。 在国内,根本不可能象美国那样考核能力,如果那样的话,那简直是比谁的关系硬就升学了。目前实行的制度,最大的好处,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虽然偶尔会出几个只会考试没能力的庸才,但大部分从这种残酷的升学体制存活下来的学生是适合社会要求的。 告诉自己,我有了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相信自己,相信文凭的重要性,不为自己找后路,坚定升本的信念。升本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跟你的过去无关,即使你再差,也是从头再来,升本,就是给我们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
|